產品列表
行業動態
2014/10/16 14:26:47
目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關于未來汽車電子的一份預言
關于未來汽車電子的一份預言
在我國,由于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本土汽車電子廠商與本土整車廠商具有較為類似的發展情況,汽車電子廠商呈現斷代式發展歷程。在高附加值及高端汽車電子領域,我國本土汽車電子廠商從技術實力、產品性能及市場份額方面均與外資零部件廠商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汽車電子廠商多集中在附加值較低的基礎元器件及部件供應和通訊娛樂系統領域,而在較為專業化的牽引力控制、車身控制、自適應巡航、無人駕駛領域鮮有建樹,此類專業化汽車電子領域主要由歐美零部件巨頭廠商把控,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從國外汽車電子發展歷程來看,汽車電子由最初的基礎功能性應用逐漸向高級交互式應用發展。近年來,隨著傳感器技術應用的增加和互聯網對汽車的逐步滲透,汽車的電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并且出現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度電子化和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為代表的智能化產品。渤海證券通過調研做出預測:汽車電子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市場蛋糕會越做越大;在未來,隨著安全性及娛樂性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安全系統與娛樂通訊將是增長亮點。
汽車電子市場提升的四個表現
未來汽車電子滲透率的提升將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國內汽車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隨著國內汽車年產銷量與保有量快速增長導致的換購增購需求釋放與居民消費能力提升,預計未來汽車消費升級趨勢將持續,能夠滿足消費者交互式體驗等多樣化需求的汽車電子將會沿著傳統電視與手機向智能電視與手機的發展路徑快速發展,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控制及交互式體驗需求的擴張,汽車電子將會越來越普及,占車輛成本比重的比例在持續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汽車電子成本占比隨著車輛級別由低到高而不斷增加,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因其電控系統更加發達而使得汽車電子成本占比更高,接近50%。
二、高端配置向中低端車型滲透的趨勢明顯
以ESP(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為例,博世公司于上世紀90年代推出,奔馳于1995年首先使用,并于1999年宣布全車系都將ESP列為標配。隨后,寶馬DSC、日產VDC、豐田VSC以及本田VSA等陸續推廣而出,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也逐漸配備在中低端合資車上。目前國內部分自主車型如奇瑞A3及瑞虎5、比亞迪F3、哈弗H6、長安CS75等已經開始裝備ESP。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汽車ESP裝備率在20%左右,主要用于乘用車領域。
從生命周期來看,汽車安全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與胎壓監測系統(TPMS)等主流汽車電子產品均處于快速普及的成長期,未來將向中低端車型滲透,從而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三、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將帶動汽車電子產業快速增長
在機動車節能減排壓力大的背景下,國內政策持續加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半年銷量超2萬輛,已超去年全年銷量,呈現加速爆發的趨勢。而且,在圖2中也能看出,新能源汽車的電子產品成本占比高,隨著新能源汽車加速增長,預計將帶動汽車電子市場快速增長。
四、汽車領域反壟斷調查有望提升本土汽車電子等零部件配套比例
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圖中國內汽車零部件研發費用率近似使用管理費用率,實際值應該明顯低于4.77%),導致企業無法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外資汽車零部件占國內市場比重達到60%以上,主要核心汽車零部件基本被外資壟斷,特別是在乘用車領域。
國內汽車零部件業現狀
隨著反壟斷的深入,各中高端進口及合資品牌陸續降低配件價格。由于《反壟斷法》是上位法,其他與其矛盾的規定都將會取消或修改。因此,渤海證券預測,新修訂的汽車品牌授權銷售管理辦法將會放開配件供應,消除主機廠對配件的各種排他采購與銷售以及封閉維修技術信息從而可以實現價格壟斷的規定。考慮到目前本土汽車零部件的性價比優勢越發明顯,預計包括汽車電子等本土企業將會收益,市場占比將會提升。